reBuzz 搬家摟!!
請到新網站 rebuzz.tw,看更多有趣的點子與消息~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男女大不同!?性別行銷致勝法
Post by Unknown在這個品牌百家爭鳴的時代,一談到「顧客忠誠度」,總會讓許多行銷人員傷透腦筋: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成為死忠顧客?
在過往的研究中,一般都認為女性消費者的忠誠度較高。因為根據社會心理學,女性較重視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而男性則較為獨立,因此並不會依賴同一個品牌所提供的服務。
但進一步的研究卻發現,其實男性、女性對於社會關係都有一定的依賴程度,只是「忠誠對象」是不同的。
- 女性重個人關係,男性重團體關係
女性較重視與「個人」之間的關係(關係相依,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而男性則重視與「團體」之間的關係(團體相依,collective interdependence)。這也許可以從小女生、小男生的行為略窺一二:小女生總是愛與一、兩個密友一起上廁所、寫交換日記,而小男生則喜歡與一群朋友打躲避球或玩撲克牌。行銷學學者對這個現象十分感到興趣:到底女性消費者有沒有比男性忠誠呢?男性、女性對於關係認知的不同,是否也跟他們的消費忠誠度有關?
因此學者藉由實驗和各項操弄,來了解不同性別的消費者在忠誠度上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實驗情境。
研究者假設了兩個情境:
一、現在是下雨天,但你必須外出買蛋糕為公司同事慶生,有兩家麵包店供你選擇,一家是在你公司隔壁,另一家是在 30 分鐘以外的路程,而比較遠的麵包店是你不太熟的高中同學所開的。
二、另外,研究者把所有受試者再分成兩組,情境有點小小的差異: A 組情境中較遠的麵包店是「一個」高中同學所開,B 組則是由「一群」高中同學。
而受試者如何在這個看似兩難的狀況中選擇要去哪家麵包店呢?結果發現,無論是男性、女性,都偏向選擇由高中同學所開的麵包店。
但不同的是,如果麵包店是「一個」同學所開,較多女性會選擇多走30分鐘的路,而男性則會偏向選擇由「一群」同學所開的麵包店。
研究學者也另外請受試者寫下自己心目中「忠誠」的對象。結果發現,女性的忠誠對象較偏向「個人」,像是男友、老闆等等,而男性相反地較偏向「團體」,像是公司或特定的組織。
另外,如果商品想要吸引女性,可以「專屬員工服務」為號召,而男性則可強調品牌的精神、公司的願景等等。利用這些小小的差別,更能抓住不同性別消費者的心!
你呢?身為男性/女性,你覺得這個研究的結果準確嗎?
reBuzz 也在→ FB 粉絲團 ←等你喔!
email追蹤第一手有趣好玩的行銷、商業點子→訂閱 reBuzz
(資料來源:Journal of Marketing;圖片來源: @akeg , CC Licensed)
研究學者也另外請受試者寫下自己心目中「忠誠」的對象。結果發現,女性的忠誠對象較偏向「個人」,像是男友、老闆等等,而男性相反地較偏向「團體」,像是公司或特定的組織。
研究者接著更進一步,列出一堆服務提供者,並且將這些服務的「公司」、「員工」分開,請受試者決定他們比較忠誠於何者。研究結果也不出所料,女性對於「髮型設計師」的忠誠度大於「髮型沙龍」,而男性則認為他們較忠誠於商店或品牌本身,而不會拘泥於某個員工。
從研究結果可看出,女性對於「個人」的服務提供者較為忠誠,亦即如果某個髮型設計師離職,她們就會跟隨著那個設計師轉到另一家髮型沙龍;而男性對於公司本身較為忠誠,認為服務的內容品質與員工較沒有關係,就算熟悉的員工離職,也還是會留在那家商店繼續接受服務。
行銷人員可以利用消費者性別的不同,進行較為精準的行銷。例如想要吸引女性的產品,可以創造出與情人、密友共享的廣告情境,而針對男性消費者則可以營造與一群朋友、夥伴們的關係。從研究結果可看出,女性對於「個人」的服務提供者較為忠誠,亦即如果某個髮型設計師離職,她們就會跟隨著那個設計師轉到另一家髮型沙龍;而男性對於公司本身較為忠誠,認為服務的內容品質與員工較沒有關係,就算熟悉的員工離職,也還是會留在那家商店繼續接受服務。
- 性別行銷 ─ 差異化策略
另外,如果商品想要吸引女性,可以「專屬員工服務」為號召,而男性則可強調品牌的精神、公司的願景等等。利用這些小小的差別,更能抓住不同性別消費者的心!
你呢?身為男性/女性,你覺得這個研究的結果準確嗎?
reBuzz 也在→ FB 粉絲團 ←等你喔!
email追蹤第一手有趣好玩的行銷、商業點子→訂閱 reBuzz
文獻來源:Melnyk, V., Van Osselaer, S. M. J., & Bijmolt, T. H. A. (2009). Are women more loyal customers than men? Gender differences in loyalty to firms and individual service providers. Journal of Marketing, 73(4), 82-96.
想約會? Crazy Blind Date 幫你找好對象!
Post by UnknownCrazy Blind Date 手機 APP (iOS 和 Android) ,為 IAC 企業所設計。不同於其它的交友網站、約會軟體,Crazy Blind Date不只讓你和從未見面的人約會,還可以牽線讓你和想見卻苦無管道的人見面。而這個概念,其實源自美國知名交友網站 OKCupid (2011年 OKCupid 被 IAC 企業買下)。
- 若隱若現的刺激感
- 賺錢密技:評價機制 kudos
當雙方見完面, Crazy Blind Date 會鼓勵你給予對方評價。如果覺得對方還不錯,在臉書上你會給他一個讚,而在 Crazy Blind Date 裡則是給對方一個 kudo 。每一個 kudo 都必須付費購買,才能評價對方。
雖然有沒有給對方評價,並不會影響你繼續使用 Crazy Blind Date ,但是它卻會影響你在這個社交應用軟體世界中的份量。當你得到的 kudo 越多,你越容易被安排和那些也得到很多 kudo 的人約會,因而得到你理想中的對象。
- 評價機制真的有用?
像在臉書中,有時按「讚」並不是真的覺得很讚,只是因為缺少也「爛」或「廢」的功能按鍵或無聊愛隨便點讚。(可參考此篇:讚不絕口! MVP 教你如何槓桿你的「讚」)
而在 Crazy Blind Date 這種交友世界中,評價當然也說不準,男生給女生一個 kudo 可能是因為想追求她,但女生給男生一個 kudo 可能是看他可憐或是有罪惡感。因此在使用 APP 時,千萬要看清楚,不要 Blind Date 的同時自己也 blind 了。
(資料來源:All Things;圖片來源:menzmag)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Sprout:用完的鉛筆,還能再生?
Post by Unknown
鉛筆是陪伴小朋友長大的好朋友,不管寫作業、素描、玩圈圈叉叉,它都曾在每個小朋友的鉛筆盒中留下足跡。但當鉛筆削到最後剩下一點點筆心時,會不會有種棄之可惜的感覺?抑或者是沒有等到被寫完的一天就被遺忘在黑暗的角落中…….
美國 MIT 大學生在產品設計課程中提出一個環保概念鉛筆 Sprout,並在 KickStarter 群眾募資平台,短短一個月內成功募集 三萬七千元 美金,讓我們來看看是怎樣的創意能吸引大眾投資的青睞吧!
Polar 讓市場調查變得好玩有趣
Post by Unknown
上述問題不用再擔心了, Polar 推出一款殺手應用 投票 app ,重新定義了回答問題的方式!推出短短十一天就吸引了大眾投了五十萬票!其實之前 Google 也曾推出 Google 好問、IXpanel 也曾推出 IX PK 網頁版的群眾投票網站。 Polar 憑什麼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獲得那麼多投票數呢? Polar 設計師 Wroblewski 說:「我們選擇做消費者的事情,一個有趣的事情,把點子付諸行動。」
Polar App,是一個非常快速且有趣的微型投票程式,今天是冷還是熱?明天哪隊會贏球?你想看這部電影嗎?介面設計就是讓使用者在一秒內就能回答,選 A or B,Yes or No 手一滑就完成一次投票。
- 兩選一的設計,讓你投票投上癮
整體而言,Polar的設計抓住了幾個大要點,圖片大,字少,頁面 icon 清楚,沒有複雜的層級容易上手。不只是要你投票,還要讓你投上癮。
- 抓準手機使用者習性
Polar 的設計在一開始就抓住這樣的使用者習性,推出以來投票累積速度遠遠超過知名的投票網站,你的每一秒空閒時間都可以是投票的時間。
- 串聯更多的互動
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提問呢? 答案是 ─ 建立投票太容易了! 圖片來源可以透過拍攝或直接搜尋網路圖片非常方便。另外,不只有安裝手機 app 的使用者可以投票,每個問題都有一個獨立網址,可以透過 email 傳送或將網址轉發至各何地方,並進行投票。
問:reBuzz 和老闆你比較想看哪個呢? XD
- B2B2C 商業模式機會無限?
Polar 是一個非常好測試大眾喜好的軟體,透過即時數據得知大眾的偏好習慣。像是在消費者端來說,當你在某間商店煩惱著該買哪衣服,可以立刻拿出手機開啟 Polar 拍照,然後讓大家告訴你哪個是比較好的決定。 而在企業端, Polar 更可以將這些大量的投票數據系統化分析,幫助企業了解使用者的偏好。當然如要能細分各種客群,帳號註冊或是從社群媒體登入後再投票,將是未來走向此方向的必備手續。
對於經常陷入選擇焦慮的人來說,這簡直是一大福音! 下次買東西不知道要選哪個時,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吧?XD 喜歡這個 idea 嗎?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reBuzz 也在→ FB 粉絲團 ←等你喔!
email追蹤第一手有趣好玩的行銷、商業點子→訂閱 reBuzz
(資料來源:Co.Design;圖片來源:rikkis_refuge@flickr,CC Licensed)